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返回上一页
新蕊云课堂|五步法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时间: 2023-12-10 19:59:11 |   作者: 新闻中心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课,一个好习惯将会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主办、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承办、北京出版集团父母必读杂志社作为媒体支持的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新蕊云课堂”系列讲座,本期特别邀请到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原所长梁雅珠,教您“五步法”养成儿童好习惯,建立好品格,成就好未来!

  什么是好习惯?做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并且长时间坚持的事,直到成为一种好的习惯性的行为,我们叫做好习惯。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凡人生所需要的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

  其实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越早养成越好,同时也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例如:

  3~4岁时,可重点培养的好习惯有:会洗手,特别是饭前一定要洗干净手;独立进餐;大小便如厕;做事情善始善终;东西用完归位。

  4~5岁时,可重点培养的好习惯有:与同伴友好交往,懂礼貌,懂谦让,学会等待。

  5~6岁时,可重点培养的好习惯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克制、自我约束,喜欢阅读。

  第一步是“确权”,即明确权利,简言之就是父母要把做事情的权利归还给孩子。

  其实,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生活实践当中习得来的。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妨试着与孩子“划清界限”。

  明确哪些权利是孩子的,孩子能做的事,父母最好还是不要伸手,让孩子独立完成。无须“包办”或替代过多,这样孩子就会慢慢知道“我要做什么”“我怎么做”。

  父母要以平等的身份来与孩子交流沟通且达成共识,获得孩子的认可。其实,孩子到4岁时就已经具备了沟通的能力,这时,父母不妨试着跟孩子平等“谈判”。

  从一日生活入手跟孩子一起列清单,很明确、很清楚地列出来孩子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份清单也应是全家人共同遵守的规则,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榜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善小而不为”,好习惯的建立同样要遵循这个原则。

  规则一旦建立,全家人都要遵守,不能有双重标准,父母如果没做到也需要接受惩罚。

  此外,还需要让孩子对规则产生一种敬畏感,特别是要明确边界感、守住底线,明白哪些规则和底线是一定不可以突破的。

  如何 “行动”呢?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行动时,父母要坚持“一致性”和“一贯性”原则:

  “一致性”就是规则一旦建立,大家都要遵守;“一贯性”就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要让孩子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去执行。

  当然,也应该要依据孩子自身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现状做出适当的调整,不要攀比,更不能期待一步到位。

  父母也需要及时鼓励,帮助孩子在养成好习惯的过程中也逐步学会接纳自我,建立自信心。

  习惯成自然,当孩子在不需要提示时仍能自觉主动地做出良好的行为时,就是好习惯养成的标志。

  如果孩子未能养成好习惯,父母也不要过分担心,能够准确的通过检验结果来调整优化过程,比如孩子做事拖拉,父母不妨试着先把权利还给他。

  让孩子知道这是他自己的事,然后谈判的时候要说明规则和要求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

  接下来就是行动,也不要一步到位,本该10分钟完成的事,父母不妨再多给孩子点儿时间,并注意及时鼓励。

  慢慢地孩子就能提高效率,自觉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情,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

  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理性客观但又积极地看待孩子的进步。不要因为心情好忽略孩子的错误,更不能因为情绪不好否定孩子的进步。

  改变孩子已有的不良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养成一个好习惯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宽容地对待孩子不好行为的反复,给孩子足够的耐心。

  理解孩子是沟通的基础。父母不能一味地批判孩子,更切忌唠叨。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了解他的需要和想法,发现孩子与教育的契机更重要。


辽ICP备14004280号-2 版权所有:乐鱼入口最新地址-乐鱼体育官网登录 站长统计 网站地图